勞動部推動「產業新尖兵計畫」 物理治療師成功轉職工程師(1111產經新聞 記者林育如)
勞動部推動「產業新尖兵計畫」
物理治療師成功轉職工程師
1111產經新聞 記者林育如/2025.08.22
(1111產經新聞 記者林育如)物理治療碩士小雯參加北分署「產業新尖兵計畫-全端工程師人才培訓班」,成功轉換跑道。圖為小雯在成果發表會上展現訓練期間所學成果。(圖/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 北基宜花金馬分署提供) |
(1111產經新聞 記者林育如)隨著數位科技與產業轉型快速發展,人才需求不斷更新,跨域能力更成為職場核心競爭力。為協助青年掌握趨勢、累積新技能,勞動部近年積極推動「產業新尖兵計畫」,針對 15至29歲離校未就業青年 提供專業培訓與資源支持。參與者最高可獲 10萬元訓練費用補助,同時每月可領取 8,000元學習獎勵金,降低學員在學習過程中的經濟壓力,讓青年能專注於技能培養。 根據勞動部統計,去年(113年)已有 4,553名青年透過「產業新尖兵計畫」接受專業訓練,其中 四分之三並非相關科系出身,顯示青年積極嘗試跨領域發展的趨勢日益明顯。許多學員雖然在原本科系或職涯並無相關背景,但在專業師資指導與系統化課程訓練下,仍能成功跨足不同產業,展現高度的學習彈性與挑戰精神。 「產業新尖兵計畫」的課程設計結合 產業需求與趨勢,涵蓋 電子電機、工業機械、綠能科技、國際行銷企劃、數位資訊 等多元領域。課程強調「理論與實作並重」,透過專案製作、實務演練及業界導師的實戰經驗分享,幫助學員快速建立技術基礎,並累積跨領域整合能力。即使學員缺乏專業背景,也能透過這些訓練,逐步強化專業能力,拓展就業機會。 學員案例中,擁有物理治療碩士學歷的小雯,原在醫療體系任職近三年。歷經疫情期間的高壓與風險,讓她重新思考職涯方向,並在親友鼓勵下,決定轉換跑道,報名北分署辦理的「全端工程師人才培訓班」,開啟跨域學習之路。 在為期三個月的密集訓練中,小雯系統學習C#、ASP.NET、SQL等網站前後端技術,並建立起完整的程式架構與邏輯思維。同時,課程也安排履歷撰寫與面試技巧等訓練,更提升她轉職的信心。結訓後,她積極投遞履歷,順利被系統整合服務公司錄取,擔任軟體工程師,負責架設客製化網站與智能控制系統。她表示,訓練所學不僅立即應用於工作實務,更能結合原有的醫療專業,有效設計出貼合客戶需求的的系統服務。 勞動部指出,「產業新尖兵計畫」不僅協助青年取得專業技能,也注重就業後續支持。辦訓單位會安排 履歷撰寫、模擬面試指導,並在結訓前邀請企業進行現場徵才與人才媒合,縮短青年與職場之間的落差。參與計畫的青年在訓後就業媒合成功率逐年提升,也顯示此計畫正成為產業培育新血的重要平台。 勞動部提醒,欲參與「產業新尖兵計畫」的青年,應選擇最適合的訓練領域。政府也鼓勵青年善用這項資源,不論是否為本科背景,只要具備學習意願與決心,都能透過計畫找到未來職涯的突破口。 勞動部強調,在產業快速演變的時代,培養多元技能與跨域能力,是青年提升職場競爭力的關鍵。透過「產業新尖兵計畫」的持續推動,期盼能協助更多青年把握轉型契機,順利投入重點產業,成為支撐台灣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。 1111進修網經理林頌恩表示,近年來產業轉型腳步加快,青年求職不僅需要專業技能,更要懂得如何快速學習與適應新環境。「產業新尖兵計畫」正好提供一個友善的學習與就業機會,協助青年在跨域挑戰中找到自我定位。建議青年要勇於嘗試,不要被原本科系或背景侷限,透過政府資源與專業訓練累積能力,將有機會在新興產業中脫穎而出,開創屬於自己的職涯道路。同時,為了讓更多青年能深入了解相關資源,「2025職能進修展」亦將匯集多元的產業新尖兵課程與進修方案,現場將有專業顧問與業界代表提供諮詢,協助青年規劃學習藍圖,把握未來職涯新契機。
|